注塑模具工作原理是通过循环闭合的精密型腔系统,将熔融塑料高压注入、冷却定型后脱模成型的制造过程。其核心流程与技术原理如下:
合模锁紧
动模与定模在注塑机驱动下闭合,形成密闭型腔,同时锁模机构施加高压(通常数百至数千吨)防止胀模。
熔体填充
注塑机螺杆将熔融塑料(温度约180–300℃)以高压(70–200MPa)通过浇注系统(唧嘴→主流道→分流道→浇口)注入型腔。
保压补缩
熔体填满型腔后持续施加保压压力(约为注射压力的50%-80%),补偿塑料冷却收缩,防止缩痕或变形。
冷却定型
冷却系统(水路/铍铜镶件)控温(通常40–120℃),使塑料在型腔内凝固成型,冷却时间占周期70%以上。
开模顶出
模具分型面开启,顶针/推板将制品顶出,同时拉料杆拉断浇口凝料。
复位循环
顶出系统通过复位杆或弹簧返回初始位置,模具再次闭合进入下一循环。
热力学作用
流体动力学
机械协同控制
参数 | 作用原理 | 典型值 |
|
---|---|---|---|
portant;">注射压力 | 克服流道阻力,保证充模速度 | 70–200 MPa | |
portant;">模具温度 | 影响结晶度、收缩率及表面光洁度 | 热塑性:40–120℃ | |
portant;">冷却时间 | 决定制品脱模变形率 | 占周期60–80% | |
portant;">锁模力 | 抵抗熔体胀模力,防止飞边 | ≥ 型腔投影面积 × 压力 | |
注:三板模增加水口板分离流道凝料;热流道系统省去冷流道,直接加热浇注通道(节能20–40%)但维护成本高。
如需动态演示可参考注塑模具工作视频解析:模具工作原理演示。